中国CDC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专家来我中心指导工作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31日 05:18   作者:  打印本页  分享到:
0

  201085日上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专家曹磊,邓军一行在我中心放射卫生防护所开展培训、指导工作。以现场演练及授课讲解的方式,为期三天,主要涉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与程序;Monte-Carlo方法的使用及操作演示;Monte-Carlo方法应用于辐射防护屏蔽的最优化设计以及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计研究新进展等几方面内容。 

  在本次的培训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专家曹磊、邓军以卫生部发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等管理规章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181-2006)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为蓝本,简述了评价者应掌握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知识,详解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法律依据、管理制度、评价报告基本内容及格式,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辐射应用新进展以及在新形势下辐射危害的表现和评价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核技术与辐射技术应用取得了新的进展,电离辐射在核能、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科研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更广泛的应用,随着核能发电快速发展,大型辐照加工装置、工业探伤装置和放射治疗装置等使用强放射源的装置逐年增加,核技术、辐射技术与计算机、影像技术相结合开发出的高科技产品陆续涌现,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公众及工作人员受到潜在照射的可能性和防护安全隐患逐年增加。控制辐射危害、预防放射事故,防止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并保护他们的健康是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放射卫生技术机构共同的责任。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积极向国际接轨,学习包括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内的多家国际机构或组织的先进管理方式及要求,结合我国国情和具体情况制定了适用于我国辐射卫生发展现状的标准和技术依据,这也为从事放射卫生防护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辐射危害、辐射强度、拟采取的防护措施、工作人员可能受到的照射和健康影响进行预测性分析、评估,为卫生行政部门的防护设施审查提供依据,为建设单位改进防护设计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是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的重点;如何确认放射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和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与相关标准的要求,保证正常运行时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不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降低发生潜在照射的可能性,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是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的重点。 

  伴随我国核技术与辐射技术应用的发展,放射卫生防护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放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将更多更先进的技术引入到辐射防护这个领域,近年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曹磊、邓军等人将Monte-Carlo方法引入并应用于辐射防护屏蔽的最优化设计中,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设计思路并构建了合理的设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达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蒙特·卡罗方法(Monte-Carlo method)也称统计模拟方法,是一类以概率统计理论为指导的数值计算方法,根据统计原理,事件的概率可以用大量试验中该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算,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可以认为该事件的发生频率即为其概率。Monte-Carlo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概率原理,对影响其可靠度的随机变量进行大量的随机抽样(数据生成系统),反复生成时间序列,并计算参数估计量和统计量,进而研究其分布特征。因为该方法的实现是以高容量和高速度的计算机为前提条件,所以近年得到推广,并广泛应用于金融工程学,宏观经济学,计算物理学(如粒子输运计算、量子热力学计算、空气动力学计算)等领域。由于其所代表的直接模拟统计试验法在处理那些本身具有或然性,并用随机过程术语表达的问题中所显现出来的优势,因而Monte-Carlo方法特别适用于解决如中子散射核反应堆计算、稀薄气体动力学问题、物种生态竞争、传染病传播、生产管理排队、战争和博弈等问题。 

  为期三天的培训工作圆满结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介绍我区放射卫生工作进展,并与专家交流经验,必将促进我区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