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席云峰团队与北京大学詹思延教授团队合作揭示不良生活方式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关联在内蒙古不同人群中的差异

来源:慢病科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3日 15:01   作者:  打印本页  分享到:
0

   内蒙古综合疾控中心席云峰团队与北京大学詹思延教授团队合作揭示不良生活方式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关联在内蒙古不同人群中的差异,该研究“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odifiable Lifestyle Factors and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Among Mongolians and Han Chinese”于20226月发表于肿瘤领域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Oncology》(文章类型:Original article,影响因子:5.738)。

  胃癌是我国传统高发的癌种之一,在我区为发病第五位、死亡第三位的高发癌种,预后较差,疾病负担沉重。如能尽早预防、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可以减少胃癌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存活率。该研究基于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中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内蒙古现场建立的队列,首次关注吸烟、饮酒、体力活动不足和蔬果摄入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对胃癌癌前病变影响的不同人群的差异。 

  研究意义:首次报告了内蒙古地区不同人群生活方式与胃癌癌前病变的关联,对于内蒙古地区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普及,制定癌症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在全国范围和世界范围进一步开展癌症防控不同人群差异研究提供了借鉴。 

  詹思延教授团队简介: 詹思延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循证医学、药物流行病学等领域研究。研究团队利用医保数据、电子医疗数据等大数据资源,在罕见疾病发病率与患病率估计、常见慢性疾病的药物治疗模式、慢性疾病治疗药物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以及疫苗上市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同时在基于观察性数据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问题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索。目前研究团队已在Lancet Infect DisPLoS Med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GutExpert Rev VaccinesCirc Heart Fail等国际知名SCI期刊以及各类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400多篇慢性疾病流行特征、药物利用、药品与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等相关的研究论文,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席云峰团队简介:席云峰团队多年来在推动全区癌症防治、心血管病防治等重大慢病防治工作中做了诸多工作,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登记随访体系,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上发表了多项研究结果,为我区乃至全国癌症、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性数据。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流行病学和癌症早诊早治以及癌症发病机制,同时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和心血管病模型建立有深入研究。 

  席云峰团队与詹思延教授团队将以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控中心挂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科研基地为契机,在重大慢性非传染病防控、医疗大数据整合与开发等方面进一步深度合作,在影响我区重大疾病防治瓶颈科研问题上共同发力,再攀高峰,为健康内蒙古行动助力。